2014年圣诞节上学的最后一天,我前往老大学校附近探访一位香港老妇人,
然后会合老大一起步行回家。
在途中,
他对我提起:『妈妈, 我借我朋友one
pound, 因为他的bus
card run out of money 了。』
我说:『好。那你就当做给他圣诞礼物。他家住哪里?』
『我不知道。
Somewhere out of Lincoln。』
『那你是说Borrow还是lend
?』我故意打趣地问:『borrow
不用加利息, Lend
要给你bonus。』
老大很不好意思地说:『我说borrow,
不过我觉得他不会还我啦!』
『那没关系,
你就当做善事, 帮忙朋友。』
去年小学毕业前往法国毕业旅行,
有位同学没带欧元, 身无分文, 刚好又是那位叫Caleb朋友的生日,
老大和另位朋友各给了他一欧元当生日礼物,
让Caleb可以在参观糖果厂买糖果。他回来向我解释所带的欧元花费时,
我也没责怪他。
反而赞赏他。我时常对小孩说:可以帮人是好事
,也代表你有能力。
然而,
12月时女儿有位同学Tia妈妈的生日,一星期前一直每天提醒要女儿送礼物给她妈妈。我听了倒是很不快,
认为Tia 有点太过份了。前阵子学校义卖,
女儿买了食物, 又花了一英镑买了个手镯给她。今年前前后后在学校的义卖,
那位同学都不带钱, 又对女儿说她没钱。
这种A
货,
我倒很反感了。女儿原想叫我弄个蛋糕给她妈妈,
刚好那天我们要去伦敦办事向学校申请假期。女儿一直吵着要提早一天送礼物给Tia
的妈妈,
我这几天被烦到动气问:『那妈妈生日, 你也叫Tia
送礼物给我?』
女儿说:『你每次生日要送你礼物,
你都不要。』再补充:『Tia
家很poor。』
『那我们家就很有钱吗?』
『是呀!
爸爸earn 很多
money.』女儿以为他老爸开银行。
『即使我们家有钱,
也不可以那样一直买东西给人呀!』我已经警告女儿很多次,
买东西送朋友可以, 但是要有原则。不是人家叫你送,
你就一直无条件地送。这无疑被人当“羊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