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女兒的“摸”簡直是忍無可忍﹔她對我的氣急敗壞則是無動於衷。
她刷牙洗臉﹑吃飯喝水﹑穿衣脫衣﹑穿鞋穿襪﹑寫字讀書﹐生活上的一切都一心很多用﹐甚至可以形容是﹕三心兩意。
早上起來囑咐她把長髮套個髮帶﹐順便準備幾個髮圈讓我等會綁她頭髮。講了又講都快一年﹐每天清晨起床後﹐她還是賴在電視熒幕前﹐完全沒有聽進耳里。任我每天還在她耳畔叨叨嘮嘮。
火氣上來﹐我命令她三聲之內﹐馬上給我把頭髮弄好﹐來吃早餐。她聽見了﹐還是拖﹑拖﹐是屁股拖著地上﹐用腳往前推而來。
餐桌上﹐一邊吃一邊眼盯著另個廳的電視熒幕。往往手停口停﹐忘了盤中餐。老大早已兩三口地吃完﹐上樓坐馬桶漱洗﹐甚至換好衣服下樓來﹐她的盤里的食物則沒變少。
分針在挪動﹐上學的時間快到﹐我又得以時間為限命令她。然後﹐她又是拖拖拖著麵條﹐或著一塊塊的麵包拖拖拖進嘴里。有幾次﹐她竟然要快自作聰明用塞塞塞﹐把食物塞進嘴里﹐結果全都嘔出來。
還有十分鐘的時間要出發﹐叫他馬上去換校服﹐她說肚子不舒服﹐想上廁所。我叫她快點﹐不然又要遲到了。
大小姐可以邊走邊又要找維他命吃。你在那邊催﹐他在那邊玩她的牙膏﹐甚至折疊換下來的衣服﹐還把床上的小熊﹑毛絨娃娃一一排列﹐再放一本書在前﹐又或者幫他們蓋被。
反正﹐你催她﹐她玩她的﹐時間不在我掌控之中﹐在她拖拖拖的摸摸摸摸中流逝。皇帝不急﹐太監急也﹗﹗﹗
每晚教她學習華文﹐都是以命令開場﹐她腳跟拖著地﹐手掃著經過的東西而來﹔再以她大哭大叫打罵收場。教她寫生字﹐用手握她手﹐她嚷不舒服。筆劃寫錯了﹐告訴她那里寫錯了﹐她馬上筆一扔﹐環抱雙手在胸凶巴巴地宣佈﹕『這樣我不寫了。』
我每天都在為她這種大小姐脾氣而動氣。我對她說﹕『妳沒那麼好命﹐在家不是什麼大小姐﹐我不會受妳氣。這種態度﹐我會打妳﹐才不會怕妳。』
爸爸說﹕『妳每天都在和她打戰。她喜歡聽好話﹐妳就說她好的。』
其實﹐三個孩子之中﹐女兒比較貼心和善良。她的胡作非為﹐只想我們多關心﹐我EQ不好﹐氣在當頭﹐口不會說甜話哄她。兩個石頭碰石頭﹐當然火花四擊﹐兩敗俱傷。
2011年9月24日 星期六
可不可以給我﹖
今天下午外出﹐在鬧市的石磚路上瞧見一團皺皺的綠紙﹐直覺是五英鎊。我快步向前撿走來﹐一 攤開﹐果然是五英鎊。
我向爸爸說﹕『我撿到五鎊。』
爸爸道﹕『那麼好運呀﹗﹗』
老大和女兒聽見﹐露出羨慕的眼神。
『可不可以給我﹖』片刻﹐老大央求我。
『當然不可以。』
『哦﹗五鎊很多也﹗可以買很多東西。』他對錢可是錙銖必較﹐總想 A 錢﹐尤其是家人的錢。
『那個老人好像在找錢﹐那錢可能是他跌的。』老大反應很快﹐我一拒絕他﹐他馬上又有新詭計使出。
前面那老人是剛好路過﹐不像在找東西。我對他說﹕『如果是老人的錢﹐我一定給回﹔知道是誰掉的﹐我也會還回。』
『撿到錢不是好事。』爸爸提醒我。因為有得必有失﹐我撿了東西﹐日後必會丟東西。
老大緊跟我﹐再次央求﹕『那五鎊可不可以給我﹖』
『為什麼要給你﹖』
『因為很多錢。』他大言不愧道。
『你應該叫媽媽買東西請大家吃。』爸爸建議。
我們在購物中心購物﹐老大跟在我後面喋喋不休﹐他一直央求我﹕『可不可以給我﹖』
『都說不可以。』
軟的不行﹐他來硬的。馬上拉長臉指責我﹕『you are not supposed to have this money。』
『為什麼不可以﹖』
『因為那是那老人的。』他大義滅親﹐義氣凜然。
『你如果證明是那老人﹐或者其他人的﹐我馬上奉還。』我也動氣了。
他知趣地打退堂鼓﹐離我三尺。上回女兒撿到一鎊﹐他也是這種態度。要女兒給他﹐我叫女兒不要﹐他馬上變臉又吵又鬧﹐生氣老天為什麼要給妹妹撿到錢﹖
倒是女兒和弟弟在玩具部玩﹐很客氣地問我﹕『媽媽﹐你可不可以用你那個錢﹐買玩具給我們﹖』
『如果真得值得買才買。』
『五鎊很多錢也﹗可以買很多東西。』老大又在喃喃自語。
我向爸爸說﹕『我撿到五鎊。』
爸爸道﹕『那麼好運呀﹗﹗』
老大和女兒聽見﹐露出羨慕的眼神。
『可不可以給我﹖』片刻﹐老大央求我。
『當然不可以。』
『哦﹗五鎊很多也﹗可以買很多東西。』他對錢可是錙銖必較﹐總想 A 錢﹐尤其是家人的錢。
『那個老人好像在找錢﹐那錢可能是他跌的。』老大反應很快﹐我一拒絕他﹐他馬上又有新詭計使出。
前面那老人是剛好路過﹐不像在找東西。我對他說﹕『如果是老人的錢﹐我一定給回﹔知道是誰掉的﹐我也會還回。』
『撿到錢不是好事。』爸爸提醒我。因為有得必有失﹐我撿了東西﹐日後必會丟東西。
老大緊跟我﹐再次央求﹕『那五鎊可不可以給我﹖』
『為什麼要給你﹖』
『因為很多錢。』他大言不愧道。
『你應該叫媽媽買東西請大家吃。』爸爸建議。
我們在購物中心購物﹐老大跟在我後面喋喋不休﹐他一直央求我﹕『可不可以給我﹖』
『都說不可以。』
軟的不行﹐他來硬的。馬上拉長臉指責我﹕『you are not supposed to have this money。』
『為什麼不可以﹖』
『因為那是那老人的。』他大義滅親﹐義氣凜然。
『你如果證明是那老人﹐或者其他人的﹐我馬上奉還。』我也動氣了。
他知趣地打退堂鼓﹐離我三尺。上回女兒撿到一鎊﹐他也是這種態度。要女兒給他﹐我叫女兒不要﹐他馬上變臉又吵又鬧﹐生氣老天為什麼要給妹妹撿到錢﹖
倒是女兒和弟弟在玩具部玩﹐很客氣地問我﹕『媽媽﹐你可不可以用你那個錢﹐買玩具給我們﹖』
『如果真得值得買才買。』
『五鎊很多錢也﹗可以買很多東西。』老大又在喃喃自語。
2011年9月21日 星期三
再生一個 sister
女兒這兩天一直吵我再生一個sister 給她﹐她承諾會幫我顧。
因為哥哥有弟弟﹐弟弟喜歡和哥哥玩﹔她沒有妹妹﹐沒有人可以和她玩。
老大則在一旁起哄﹕『好呀﹗再生一個又是弟弟﹐我們就有三個 boy了。』
『哼﹗媽媽再生一定是girl。』女兒動氣地強調。
『不一定是妹妹﹐可能是弟弟。』老大一再重申。
『我不要弟弟﹐我要妹妹。』女兒也不甘示弱。
『吵什麼﹖我才不會想再生了。』我出言遏止這沒完沒了且沒有意義的爭執。
『那我沒有人陪我玩。』女兒哀傷地訴說。
『妳和哥哥每天都在吵﹐都在打架﹐再生一個﹐以後弟弟也像你們一樣和弟弟或妹妹吵架﹐爸爸媽媽會被氣死。』
『不會的﹐我不會和弟弟吵架。』哥哥向我保證。
『我會幫妳照顧。』女兒也游說我。
『你們兩個人如果可以乖乖﹐不吵架﹐媽媽再考慮。』
『我們 promise…… 』兩人異口同聲地承諾。
不一會﹐馬上又傳來兩人對峙的叫罵聲。
小孩年齡相偌﹐是伴也是絆。
因為哥哥有弟弟﹐弟弟喜歡和哥哥玩﹔她沒有妹妹﹐沒有人可以和她玩。
老大則在一旁起哄﹕『好呀﹗再生一個又是弟弟﹐我們就有三個 boy了。』
『哼﹗媽媽再生一定是girl。』女兒動氣地強調。
『不一定是妹妹﹐可能是弟弟。』老大一再重申。
『我不要弟弟﹐我要妹妹。』女兒也不甘示弱。
『吵什麼﹖我才不會想再生了。』我出言遏止這沒完沒了且沒有意義的爭執。
『那我沒有人陪我玩。』女兒哀傷地訴說。
『妳和哥哥每天都在吵﹐都在打架﹐再生一個﹐以後弟弟也像你們一樣和弟弟或妹妹吵架﹐爸爸媽媽會被氣死。』
『不會的﹐我不會和弟弟吵架。』哥哥向我保證。
『我會幫妳照顧。』女兒也游說我。
『你們兩個人如果可以乖乖﹐不吵架﹐媽媽再考慮。』
『我們 promise…… 』兩人異口同聲地承諾。
不一會﹐馬上又傳來兩人對峙的叫罵聲。
小孩年齡相偌﹐是伴也是絆。
2011年9月15日 星期四
二手煙
對菸煙﹐我是恨之骨。只要聞到一縷菸煙﹐我心情就會入谷底﹐當然少不了破口大罵那隻缺德的王八蛋在污染環境。
偏偏我家的鄰右舍都是老煙槍﹐每每想打開窗口﹐讓空氣流通﹐隔鄰的菸味馬上光明正大飄盪過來。即使關上門窗﹐菸味會從浴缸的縫隙間流竄進來。在這里﹐無論男女老少﹐幾乎都是煙民。
每次我在後園晒衣澆花溉菜﹐總會聞到一縷縷惹人心煩的菸味。有時實在忍無忍﹐跑進屋內躲會再出來。再出來﹐另一邊的鄰家又飄來菸味。
每回接送孩上放學﹐跟在吸煙的家長或路上吐霧的學院生﹐我心中都會燃起一把無名火。氣得是那幾位家長在年幼的孩子旁一路抽煙﹔更氣那些十五六歲稚氣未脫的學院生﹐集聚在一起吐煙﹐沒賺錢﹐卻學會花父母的錢抽煙。
老大見到有人抽菸﹐會馬上掩鼻。以前﹐還會學我的口吻罵道﹕『找死﹗』現在大概了無新意﹐麻木了。
女兒則會大叫﹕『媽媽﹐前面有人抽煙。』然後在鼻際間來回誇張地搧。
如果可以迎頭趕上﹐我馬上叫他們加快腳步。反之﹐時間充裕的話﹐我們故意放慢腳步。
我對他們說﹕『以後誰帶抽煙的朋友來家﹐媽媽不給進來。』熟悉我的朋友﹐如果是抽煙的﹐會遠離我。因為我討厭即使只有一絲的煙味。
一天吸入二手煙次數的頻繁﹐令我總是在詛咒抽煙的煙鬼。如果政府禁止煙民在路上隨便抽菸﹐那無疑是功德無量。
我家對鄰那叫Kathy的六歲的小女孩才可鄰﹐她家大門總是飄著煙菸味﹐全家大人都在抽煙﹐連到訪的朋友都是煙鬼。
自私的煙鬼﹐被殃及無辜的旁者﹐要向誰控訴吸進二手煙的苦惱﹖
偏偏我家的鄰右舍都是老煙槍﹐每每想打開窗口﹐讓空氣流通﹐隔鄰的菸味馬上光明正大飄盪過來。即使關上門窗﹐菸味會從浴缸的縫隙間流竄進來。在這里﹐無論男女老少﹐幾乎都是煙民。
每次我在後園晒衣澆花溉菜﹐總會聞到一縷縷惹人心煩的菸味。有時實在忍無忍﹐跑進屋內躲會再出來。再出來﹐另一邊的鄰家又飄來菸味。
每回接送孩上放學﹐跟在吸煙的家長或路上吐霧的學院生﹐我心中都會燃起一把無名火。氣得是那幾位家長在年幼的孩子旁一路抽煙﹔更氣那些十五六歲稚氣未脫的學院生﹐集聚在一起吐煙﹐沒賺錢﹐卻學會花父母的錢抽煙。
老大見到有人抽菸﹐會馬上掩鼻。以前﹐還會學我的口吻罵道﹕『找死﹗』現在大概了無新意﹐麻木了。
女兒則會大叫﹕『媽媽﹐前面有人抽煙。』然後在鼻際間來回誇張地搧。
如果可以迎頭趕上﹐我馬上叫他們加快腳步。反之﹐時間充裕的話﹐我們故意放慢腳步。
我對他們說﹕『以後誰帶抽煙的朋友來家﹐媽媽不給進來。』熟悉我的朋友﹐如果是抽煙的﹐會遠離我。因為我討厭即使只有一絲的煙味。
一天吸入二手煙次數的頻繁﹐令我總是在詛咒抽煙的煙鬼。如果政府禁止煙民在路上隨便抽菸﹐那無疑是功德無量。
我家對鄰那叫Kathy的六歲的小女孩才可鄰﹐她家大門總是飄著煙菸味﹐全家大人都在抽煙﹐連到訪的朋友都是煙鬼。
自私的煙鬼﹐被殃及無辜的旁者﹐要向誰控訴吸進二手煙的苦惱﹖
2011年9月12日 星期一
異鄉過中秋
每年中秋節﹐都巧逢在英國新學年伊始﹐所以家里的小孩從未在馬來西亞過中秋﹐當然也錯失提燈籠的機緣。
在英國的華人商店﹐可以購買到各式口味的月餅來品嚐。即使在華人居住的國家如中港台﹐花俏的燈籠只有在元宵節才 會應市。中秋提燈籠﹐演變成新馬華人小孩在這節日的玩藝。
去年相識的華人店老板娘﹐送給老大和女兒一人一個豬籠餅﹐兩人提著豬籠餅招搖過市﹐往來的外國人投以注視的眼光 ﹐令他們好不得意。
我對他們說﹕『中秋節提燈籠那才好玩。』
『什麼是燈籠﹖』老大問。
『燈籠是用一種透明顏色紙糊在匡好的鐵絲﹐然後底部插隻小蠟燭﹐在夜晚的時候提著去找小朋友﹐大家一起穿街走巷 哼唱童謠。偶爾﹐一陣風把蠟燭吹滅﹐你幫我來﹑我幫你又把火點著往前走。』
『那你買一個燈籠給我。』老大馬上要求。
『我也要。』女兒也不落人後。
『沒用﹐你們在英國﹐找誰一起提燈籠。而且﹐中秋時節﹐英國晚上八點還是亮亮﹐燈籠點上燭火也沒用。』我顯然在 潑他們冷水。
『那我們回馬來西亞呀﹗』老大建議。
『每次中秋節﹐你們都要上學。』我解釋。
『那我們都沒有機會提燈籠。』老大反應很大﹐臉馬上拉下來。
『沒關係﹐下次中秋節﹐我把家里的燈籠全掛在屋外﹐你們在後院提燈籠。』我允諾地建議。
因家里我存放著一些紙糊的燈籠。
『媽媽﹐妳說的呀﹗不要忘記哦﹗』女兒馬上提醒我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的守則。
家里的小孩都不愛吃月餅﹐認為太粘牙。月餅的餡不管紅豆﹑雜糧﹐還是冰皮月餅﹐一點也引不起他們嘴饞。月餅引不 起他們對這節日的鍾愛﹐我只有在燈籠這玩藝﹐令他們往後對這節慶有所執愛和緬懷。
這些年來的中秋節﹐邀請相熟的華人朋友來家里吃頓飯﹑話話家常。倘偌中秋碰上假日﹐大 家一起在後院燒烤。在家如何應節慶節的故事﹐是我們賞月縈繞的話題。
外國月亮圓嗎﹖在游子心中﹐月亮永遠是家鄉的亮。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