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放學小帥在公園小徑騎著scooter﹐突然在斜坡中煞車。
他對我喊:『媽媽﹐有bumblebee。』
我三步併作兩步跑過去﹐怕他被螫叮。
柏油路上有兩隻一大一小黃黑條紋的野蜂﹐大的似死了沒有動靜﹐
小的仿似在呼喚。
『what
are the bumblebee doing here?』小帥手指間快碰觸到那兩隻野蜂﹐我趕緊抓住他那小手。
『不要動它﹐Bumblebee會
sting你。』
『why
they are not flying?』
『Bumblebee的媽媽死了﹐他在叫媽媽。
』我看“圖”說故事。
『why
bumblebee 媽媽會死﹖』
『可能被人不小心踩到﹐也有可能生病了。』
『oh,
poor bumblebee.』小帥挨在我身旁擁抱我﹐再親吻我。
『l
dont want you die, pleasee...』
第一次面對什麼是死別的情景﹐
他學會了“害怕”。哥哥和姐姐分別在三歲半和一歲半時﹐
親歷過外公的“病死”﹐ 所以小小心靈早已知道何謂是“死”。
前兩天﹐我對他說﹕『每天吃飯飯加HAM﹐會死。』
事過境遷兩個多月﹐但只要一提起死﹐
他就會想起那一對bumblebee
。
他語帶哀傷地說﹕『我不要死。』
然後一直追問爸爸﹕『HAM有沒有吃了會死的chemical
﹖』
爸爸怕他以後連罐頭的午餐肉也不吃﹐對他含糊其辭﹕『不會死。』
他卻堅持要答案﹕『爸爸﹐
Ham
has poison chemical inside? YES or NO?』
爸爸勉為其難答﹕『Is
ok to eat 飯飯加Ham.』
『but
媽媽said
我會死﹖』他堅持要肯定的答案。
爸爸顯出右左為難的樣子﹐我對他說﹕『事實就是事實﹐沒有什麼好隱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