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建議:“你們每人給自己一個計畫,像哥哥之前不是說暑假要寫一本書嗎?弟弟可以學西班牙文、學琴?”女兒,我則不敢建議,反正她的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
“No…”
哥哥馬上否決他自己之前的宏圖大志。
弟弟抗議:“Why
叫我學Spanish?”
女兒則在自我期許:“我要學華文。媽媽你教我學華文。”
“我可以教你,但是你可以不要發脾氣嗎?” 我最怕和女兒有任何互動,一句下來就觸爆保險絲;再說下去就是:你罵我。平日和她交流,我真正體會到:什麼是一言不合,八字相沖。
她放假前,想把高中必修外文課從法文改成中文。爸爸一直規勸,外文課必須修完3年課程才能算學分。如果拿中文從advanced開始,則只有兩年。學校規定母語是中文的學生,不能拿基礎課程。那幾天,她一直無事生非的窮嚷著:我的朋友都去學中文; 會中文很COOL!
小帥呢!近來以自學彈琴取代學中文。昨天我教姐姐中文,把他一起叫來學。事後,我問他:“弟弟,你今天都沒有彈琴耶!”
他說:“我學了中文呀!”
而哥哥,我和他交勁:“Ko-ko,你暑假寫完一本書,媽媽也寫完一本。我們兩個比賽。”
哥哥又來:“No…”
我解說:“每個暑假都學一樣東西,完成一個計劃,那麼下來就可以學到很多東西,完成很多事情。”